Embodied Intelligence: Bringing Large Models from Virtual to Physical Worlds
论坛介绍
具身智能赋予了AI物理实体以及与真实世界交互的能力,填补了以往AI大模型在感知决策与落地应用间的空白。其深度融合多模态大模型、强化学习、高精度物理传感及执行硬件等先进技术,为激活工业制造、医疗健康、日常生活等场景的产业价值提供新一代方案,有望成为千行百业升级的新引擎。因此,主论坛“AI新质生产力:前沿突破与产业引领”特别设置“具身智能:大模型从虚拟世界走向物理世界”分论坛,汇聚国内外高校及企业顶尖专家,围绕具身智能在多模态感知融合、物理实体与环境交互闭环控制、跨场景适配等核心方向进行技术分享和探讨,展示具身智能在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服务机器人等场景的前沿应用,为推动AI从虚拟智能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思路。
时间:2025年11月14日13:00-15:00
地点: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4号会议室C厅
指导单位: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深圳市人工智能学会、中山大学·深圳、中山大学
承办单位:中山大学·深圳智能工程学院、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
论坛主席
- 林倞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鹏城国家实验室多智能体与具身智能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Fellow of IEEE/IAPR/IET
- 梁小丹 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教授,博导,中山大学通用具身智能中心主任,国家级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U40获得者
- 黎汉汇 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中山大学通用具身智能中心联合创始人
论坛议程
| 时间 | 内容 | 主持人 |
| 13:00 – 13:20 | 主旨报告1:世界模型引擎驱动的具身智能学习新范式 演讲嘉宾:贾奎 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终身教授,几何感知与智能实验室主任,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跨维智能创始人 | 黎汉汇 博士 |
| 13:20 – 13:40 | 主旨报告2:视觉与触觉的交融——面向复杂目标的感知与抓取技术 演讲嘉宾:丁文伯 博士,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科研处处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 | |
| 13:40 – 14:00 | 主旨报告3:面向具身智能的世界模型 演讲嘉宾:周大权 博士,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助理教授 | |
| 14:00 – 14:20 | 主旨报告4:面向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的离散扩散模型 演讲嘉宾:罗平 博士,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助理院长(创新与发展)、港大数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系副教授 | |
| 14:20 – 14:40 | 主旨报告5:标准与信任: 共建具身智能时代的产业新生态 演讲嘉宾:李勤 资深认证专家 |
论坛报名方式
欢迎感兴趣的同仁、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参加!同时,为确保您顺利参加相关活动并进入高交会现场,请您使用分论坛问卷末尾提供的高交会“观众报名”二维码,扫描并填写相关信息,完成高交会观众的注册,以获取展会入场门票。

论坛嘉宾及报告简介
演讲嘉宾1:贾奎 博士

1. 报告题目
世界模型引擎驱动的具身智能学习新范式
2. 报告摘要
As an instantiation of physical AI, embodied intelligence embraces a confluence of multi-modal sensing, cognition, reasoning, and action. Although many techniques have emerged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e approaches towards achieving embodied intelligence remain elusive. In this talk, we present our recent ideas and implementations towards pursuing embodied intelligence, in particular how we improve the data and learning efficiencies with a newly proposed world model of generative simulation (GS-World), and how we develop an engine-driven learning paradigm based on the proposed GS-World engine; we present its ingredient techniques including new representations for learning 3D asset generations, perception foundation models, imitation an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bimanual and whole-body controls, among others. We also showcase how we have applied these algorithms and models to applications of various scenarios. We end the talk with open questions towards achieving embodied general intelligence.
3. 个人简介
贾奎教授现就职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他分别于西北工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曾先后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新加坡高等研究院、澳门大学及华南理工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近期主要聚焦具身智能、生成式三维建模与学习、三维感知大模型等方向。他的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华为、微软等机构和企业的资助,他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奥比中光三维传感器产品及三星(美国)无人驾驶系统中。贾奎教授是跨维智能创始人,担任Transactions on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等期刊副主编。
演讲嘉宾2:丁文伯 博士

1. 报告题目
视觉与触觉的交融——面向复杂目标的感知与抓取技术
2. 报告摘要
具有触觉感知功能的电子皮肤使得智能机器人能够进行灵巧的操作并与人类和周围环境进行自然交互。然而,由于信号解耦的瓶颈,使用单一触觉传感机制同时感知几何特征和材料属性仍然是一个挑战。在本次报告中,我将介绍团队在基于柔性电子皮肤的多模态传感器研制、多光谱视触融合感知架构以及光电融合触觉方面的工作,并探讨触觉传感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AI4S等领域的技术难题和应用前景。
3. 个人简介
丁文伯,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科研处处长、清华大学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挂职),国家青年特聘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分别于2011年和2016年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2016年到2019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机器人触觉感知及具身智能,在Nature Sensors、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IEEE TRO、JFR、TMech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现担任DSP副编辑、IEEE JSTSP机器人特刊首席客座编辑。曾获IROS 2025 New Generation Star、IROS 2023最佳应用论文入围奖、2019年和2022年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IAS Residential Fellow;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等荣誉。
演讲嘉宾3:周大权 博士

1. 报告题目
面向具身智能的世界模型
2. 报告摘要
具身智能大脑的训练所需的数据量仍然处于一个被探索的阶段。参考大语言模型的成功经验,目前互联网上所储备的具身智能大脑训练语聊仍然处于非饱和状态。如何高效的获取与真实数据无差别、大量的、有效的具身智能大脑训练数据是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本报告讲覆盖利用世界模型搭建面向跨本体具身智能大脑模型训练数据引擎相关的内容。内容包括日和向世界模型中注入物理规律,高效模型架构开发以及复杂指令遵循等相关内容。
3. 个人简介
周大权 博士,北京大学科学智能学院与信息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智能学院院长助理、科学智能研究院筹备组负责人、云蝶科技首席科学家。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新加坡优秀博士(全国每年十人)、人才肖像全球前100名,曾获得新加坡总统科技奖。主要研究方向及领域包括:机器人与智能体决策;高效、硬件友好的多模态生成、理解模型;边缘计算。
演讲嘉宾4:罗平 博士

1. 报告题目
面向视觉语言动作模型的离散扩散模型
2. 报告摘要
在多模态具身智能领域,离散扩散等新型方法正逐渐成为统一推理与生成的主流技术路线。该类方法能够在视觉、语言与动作等多模态信息之间实现高效的双向交互与融合,不仅提升了模型在多任务场景下的泛化能力,也在推理速度与生成质量之间取得了更佳平衡。随着块级扩散与流匹配等机制的引入,模型在并行推理、动态纠错和自适应建模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为复杂逻辑、多模态协同以及具身智能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整体来看,离散扩散技术的成熟与拓展,正在为机器人、交互系统及面向未来的智能体研发注入强劲动力。
3. 个人简介
罗平,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助理院长(创新与发展)、港大数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系副教授。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导师汤晓鸥教授(商汤科技创始人)。其论文的谷歌学术引用超88,000次。他获得了许多国际奖项。例如,2015年国际人工智能大会(AAAI)最佳跨学科传播论文奖(8/1500);2022年Computational Visual Media期刊(IF:18.3)年度最佳论文提名;2022年国际计算语言学会议(ACL)杰出论文奖(8/3000);三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年度优秀青年论文奖(2022、2023、2025);2023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ICCV)最佳论文候选(30/8000+);2024年IEEE PAMI Mark Everingham Prize以表彰他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长期贡献;2023年香港大学杰出青年研究员奖(计算机系过去10年唯一);2020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亚太区35岁以下创新者(MIT TR35);2025麻省理工科技评论AI 100创新者。他指导了30多名博士生,其中多人获得重要奖项,如英伟达奖学金、百度奖学金、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云帆奖、CCF-腾讯博士奖学金、自主机器人会议奖学金等。他是多个国际期刊编委如TPAMI和IJCV。
演讲嘉宾5:李勤 资深认证专家

1. 报告题目
标准与信任: 共建具身智能时代的产业新生态
2. 报告摘要
以统一标准构建可信体系, 以互信机制激活产业协同, 通过“标准+信任”双轮驱动, 助力中国具身智能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全球化的新跃升。
3. 个人简介
李勤, 毕业于湖南理工大学, 现就职莱茵技术监护(深圳)有限公司, 任高级项目经理, 有丰富的智能扫地机器人以及服务机器人产品的检测认证从业经验, 精通智能产品电气安全, 机械安全以及功能安全等国际技术要求,从业11年间致力于为智能家电与服务类机器人产品提供专业的技术规范评估与全球市场准入策略, 确保智能电器产品行业创新与安全合规并行。
深圳市人工智能学会(Shenzhen Associat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简称SAAI),是由深圳市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科技工作者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登记的深圳市地方性、非营利性学术社团组织。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是SAAI理事长单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理工大学、深圳大学、深圳技术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21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为SAAI理事会员单位。SAAI积极推动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建设,现已成立十个专业委员会:1) 机器人智能系统专业委员会(SAAI TC-RIS);2) 自然语言理解专业委员会(SAAI TC-NLU);3) 智能金融专业委员会(SAAI TC-IF);4) 认知系统与智能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SAAI TC-CSIIP);5) 法律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SAAI TC-LAI);6) 智慧空间专业委员会(SAAI TC-SmartSpace);7) AI伦理治理专业委员会(SAAI TC-AIEG);8)AI红树林专业委员会(SAAI TC-AIM);9) 智慧海洋专业委员会(SAAI TC-SmartOcean);10) 大模型技术及应用专业委员会(SAAI TC-LM);以及五个工作委员会:1) 女性AI科技工作者委员会(SAAI WC-WAIP);2) 青年工作委员会(SAAI WC-Young);3) AI城市治理工作委员会(SAAI WC-AIUG);4) 财经人工智能工作委员会(SAAI WC-FEAI);5) 教育工作委员会(SAAI WC-AIEC)。SAAI作为一家非营利性科技服务平台,汇聚产、学、研、政、投多方力量和资源,学会秉持服务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愿景,以“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前沿基础理论和与关键技术研究”、“促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兴产业发展”和“推广人工智能科普教育”为三大核心使命,确立了“学术高地、引领知识、赋能产业”三大核心价值。SAAI全力打造了一系列专业品牌活动,包括:“深圳人工智能奖”、“信息科技女性精英论坛 (Women’s Elite Forum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简称WeFIT)”、“人工智能科普基地”、“深圳市优秀科技学术论文遴选”、“SAAI -产学研政投沙龙”、“SAAI -博士论坛”、“SAAI -高质量科技探索营”、“SAAI -青年研享论坛”、和“SAAI -新兴产业智库”等。依托丰富的专业资源与人才优势,SAAI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专业培训、学术出版、人才推荐、学术评价、成果鉴定、评优评奖、专家咨询、建言献策以及科技会展等工作;加速推动深圳市和广东省人工智能科研成果产业转化,助力我国新兴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提升,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工智能人才、技术与资源,向深圳及广东聚集,提升深圳市在全国以及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标准制定权和产业降本增效影响力。
| SAAI的三服务 | SAAI的三支持 |
| 服务支撑国家战略 服务助力创新知识和创新技术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的可持续发展 | 支持产学研政投的发展需求 支持会员个人的发展需求 支持会员单位的发展需求 |
关注微信公众号